对于电影,我一向持宽容的态度,尤其是中国电影。《战国》这样的烂片都能拍出来,还有什么烂片不能拍的呢?那么,你再看《杨门女将》的时候,心里就会宽容很多。我的宽容态度也来源于此。李安在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说:国人应该支持国片。像中国电影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朝着“没有最烂只有更烂”的方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让我们如何去支持?当然,实事求是的讲,中国电影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近期也出过像《黄金大劫案》这样的好片。
比起中国电影这样烂片无数的境况,韩国电影能好些。有些时候,我真有点佩服韩国人,能把A爱B、B爱C、C又爱着A这样烂俗模式的爱情片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拍个没完没了,而且拍出来的电影不是让人心旷神怡,就是痛彻心扉,着实不容易啊!如果不去考虑韩国小清新电影里那些超出人类接受范围和医学范畴的意外和不治之症的出现率的话,韩国的小清新电影还是蛮不错的。
看惯了韩国的爱情片,突然发现这么一部韩国制造的战争片,的确非常好奇。这也是我看《我的征途》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唯一原因。很多中国的观众看《我…
近年来的优秀韩国电影的主题貌似都是通通围绕回家这一概念的。从最初的《武士》、《欢迎来到莫东村》到《黄海》《北逃》以及最近的高分电影《高地战》。无不凸显“家”的重要,这里的家,并非仅仅指故乡韩国或者朝鲜,也有对于文化方面的探索,可见韩国人对自己的根文化所表现出的刨根问底与执着。
不是优秀电影的本片也不例外,两个男主角(大多是迫于战俘的原因)从最初的蒙古(当时还是主仆关系)一路打到了莫斯科再从莫斯科徒步进入德国境内,最终成为了德国的俘虏,作为防御诺曼底登陆的炮灰展开最后一战。但是,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回家,无论是朝鲜或者日本,家才是最后心之归处。
但是,恰恰是这种命运纠葛造成了本片最大的逻辑问题,张东健为什么要屡次放过杀死被军国主义熏陶得恶魔化到极致的田切让的机会,看到最后,除了第一次车窗内外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与最初几次的比赛跑步,演变成最后的基情之外找不出更好的解释了。此外,两个人的生命力也极强,从最初的蒙古被坦克轰,到吊起来承受零下几十度的暴风雪,再到莫斯科保卫战以至…
一流!《登陆之日》被俘的朝鲜人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bjcjdx.com/bqg/id-50782.html